可伶朱门绣户女,独卧青灯古佛旁。出生于望族,柔亮了一辈子,只落个个青灯古佛、死于非命的下场。那就复活了,她就得她坚强,彻底彻底摆脱以前的噩梦!但是,上一世错身而过的他,为什么总是会会出现在她的面前?外地来的客商从人群中穿行而过,望着眼前的繁华景象,不由得感叹:“不愧是京城啊!帝都气象,果然不同凡响!”忽而见有尼姑在路边化缘,他是个虔诚的信佛之人,忙从袖中摸出几个大钱,买了数个素菜包子,送给了尼姑,得了一番称颂感谢。。
街上又恢复了原本的热闹,仿佛方才什么事都没发生过。然而在有的人心里,那辆马车与威风八面的护卫,却是无法轻易忘却的。
不知过了多久,她从炙人的灼热中醒过来,只觉得身上仿佛有火在烧,辗转反侧,痛苦低呓。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她耳边呢喃:“一定要平安无事,一定要挺过去呀……”
她在记忆中搜寻着这个声音,答案却叫她不敢相信,猛地一睁开眼睛,望着眼前慈爱的脸庞,她几乎要喘不过气来。
看着赵嬷嬷关切的眼神,文怡即便是忌讳荤腥,也没法说出“不喝”两个字。她如今不过是个十岁女童,若跟人说她茹素,未免太惊世骇俗了些,只是真叫她一口吃下去,她心里又不自在。想了想,便问:“既是补身的好东西,祖母可吃过了?我是小辈,怎能撇开祖母她老人家,自己享用?”
默默回想着记忆中的童年,她翻身下床,自行穿好衣服,发现头发散落在背后,颇为碍事,叫她很不习惯,忙寻了根绸带绑了,随便往头上一盘,便就着墙角水盆里的冷水洗漱。
文怡一听,不由得沉默下来。
她这辈子做得最大胆最出格的一件事,就是拒绝族长安排的婚姻,毅然出家了吧?虽然出家人的日子十分清苦,她却觉得轻松多了,相比于在那个大家族里规行矩步的压抑生活,她宁可忍受饥饿与寒冷,连师姐每日的抱怨挖苦也甘之如饴。
赵嬷嬷怜爱地道:“老夫人有自己的补汤,吃这个却有些不合适。这原是专为你做的。好小姐,别问那么多了,当心再不吃就凉了,那样药效就要大打折扣。来,嬷嬷喂你。”说罢真个伸了手过来。
那华服男子却冷笑:“这尼姑知道你的名字,谁知有什么企图?倒不如抢先下手,省得麻烦!咱们快走,只管将杀人罪名丢给后头的人就是!”文慧闻言也不再纠缠,急急随着他们走了。
赵嬷嬷摸了摸她的头,笑道:“你这梳的是什么头发?活像道观里的老道姑似的。”文怡脸一红:“忽然忘了怎么梳头了,嬷嬷替我梳吧?”赵嬷嬷掩口偷笑:“这么大的人了,再过两年就是大姑娘了,还这么爱撒娇!”说罢便拉着她在妆台前坐下,打开镜匣,把她头发上的绸带解了,小心梳顺头发,再梳成两个简单的丫髻,然后再从镜匣中翻出两个银丝扭的小花簪来,往她头上一插,又添了朵小绢花,便大功告成。看着镜中的小文怡,赵嬷嬷脸上笑开了花:“瞧瞧,咱们小小姐出落得多水灵呀!”又打开粉盒去寻脂粉。
文怡应也不是,不应也不是,纠结了一会儿,心一横:都已经破了戒了,也不在乎是一回还是两回,只要心里有佛祖就好。
“是……”年轻的尼姑低头合什,温顺地跟着她走了。
高枕软卧,自然是舒服的。她已许久不曾享受这些了……
可以说,顾文怡就是卢氏老夫人的命根子,若是连这仅有的孙女儿也失去了,她就再无在这世上存活下去的理由了。
那客商这才发现,这尼姑长得眉清目秀,皮肤白晳,年纪不过二十许人,缘何就出了家呢?可惜可惜。他暗暗叹了口气,问旁边的摊主:“方才那马车的主人是什么来头?好生霸道!”
赵嬷嬷瞪她一眼:“你才病好,若是受了凉,又病了,该怎么办?!还不快给我回床上去?!你今儿就别出房门了,大夫昨儿说了,你的病还未好全,需得好生养着!”
赵嬷嬷还在那里道:“大夫说了,小姐病后体弱,正该进些滋补的汤水,补补元气。这参是老夫人好不容易才托人觅得的,虽然年份有些短了,但小姐年纪还小,吃它却是正好,汤是用上好的山泉水作底,又拿两年的母鸡炖了,喝了它,小姐一定不会再生病了!”
但脚一掂地,她已经反应过来了。如今她还没出家为尼呢,一时睡迷糊了,居然忘了这件事。
秋日的阳光正烈,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,路旁的店铺小摊叫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,从一文钱一个的素菜包子到价值千金的古董珍品,应有尽有。有人说,在京城,只要有权有钱,只有想不到的,没有买不到的东西。
那中年尼姑不满了:“我正跟你说话呢!摆什么架子?!”
[展开]
生于望族全文免费阅读 生于望族百度云 生于望族全文免费阅读下载 生于望族小说好看吗 生于望族男主 生于望族找小说 生于望族讲的什么 生于望族好看吗 生于望族无弹窗全文阅读 生于望族